归有光在《项脊轩志》一文中,回忆自己儿时在轩中读书,祖母来看望他的情景。文章篇幅不长,通过祖母送给他一块象笏鼓励他上进的事,归有光刻画出一位充满爱心并对孙儿寄予厚望的老祖母的形象,而他自己缅怀亲人的深情也跃然纸上。可是回忆这样一桩有意义的事,他却为何禁不住放声大哭呢?要解答这一问题,首先必须弄清如下几件事情:

一、象笏是件什么东西?有何作用?

二、祖母将象笏送给他用意何在?

三、归有光回忆此事时的心境如何

《项脊轩志》中的象笏 - 李学东 - 幸福像花儿一样

笏的产生是出于记事的需要。俗话说,好记性比不上烂笔头。为了防止遗忘,人们特地配备了记事本,把主要的事情记在上面。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,人们用的是纸笔记事。古人没有这些条件,由于实际需要,曾经使用过另一种“记事本”,那就是笏。笏是用竹、木、象牙等一类材料制成的手板,它长二尺六寸,最宽处三寸,上段收尾部分比最宽处约小六分之一。整块笏微微向前弯曲,要记载的事就书写在向内弯曲的一面。执笏的人面对向内弯曲的这面,就能看到笏上所记的文字了。笏的功用基本上与记事本相同,但使用起来远不如记事本方便。记载的事情有限,写满了就得擦掉另写,记载的事情无法长期保存在上面。

《宋书·礼志五》说:“古者贵贱皆执笏……”后来笏成为官员朝见君王时的专用记事工具,所以叫作“朝笏”。自从与等级制度挂上钩后,它的形制、质地也因执笏人官品的高低不同而有所不同了。古时天子所用的笏以球玉(美玉)制成,诸侯的笏以象牙制成,大夫则用鱼须文竹(斑竹)制成,士以竹木制成。明代前五品以上的官员通用象牙笏,即高级官员方有资格执象牙制造的笏,六品以下的官员则用木笏,所以笏又成了官阶、职权的标志。大概由于这个缘故,民间又把它视为祥瑞之物,将它与磐、葫芦、鼓、花篮合称为“五瑞图”。

据查,归有光祖母的祖父夏昶于宣德年间(1426~1435)曾任太常寺卿,故称之为太常公。太常寺卿一职,秦代始置,叫奉常,汉景帝时改称太常,为九卿之首,主要职责是掌管皇家的宗庙礼仪。明清两代太常寺掌天坛、地坛等帝王宗庙的祭祀,比汉代时职权要小得多,但在叙列朝官地位时,又往往以三品至五品卿的虚衔表示这些官员的待遇,故按制夏昶享有佩带象笏的资格,属于高级官员之列。归有光生于明武宗正德元年(1506),离夏昶任太常寺卿已有80余年了。从辈分看,归有光是夏昶的第四代后裔,属玄孙辈,然而归有光的祖母却牢牢地珍藏着这块象牙笏,视之为传家宝,说明她对其祖父曾任朝廷高官感到特别荣耀,现在看到孙子能如此认真读书,相信归家子孙读书长时间没有收到功效的状况,会在这个孙子身上得到突破,因此高兴地将珍藏了几十年的象牙笏交给了他,以资鼓励,希望归有光将来也能当上朝廷高官。归有光自然领会了祖母的这番心意,所以文中回忆到此,忍不住伤心地哭了起来。这固然表现了他对逝去的祖母的深切怀念,是亲情的流露,但也与他当时的境遇有关。

《项脊轩志》中的象笏 - 李学东 - 幸福像花儿一样

  在那个时代,读书人的出路就是通过科举考试出去做官,归有光虽然七岁能文,才华出众,可是直到三十五岁上才中举人,后来又连续八次考进士不中,六十岁考中进士后才当个小小的县令,可谓一生不得志。他写《项脊轩志》这篇散文的正文部分(祖母送象牙笏的事就记在这部分)时还未考上举人,自然会想到祖母送象牙笏表达的期望,但反观自身当下的前途渺茫,于是,对祖母的愧疚与对世道的迷惘两种心情交织在一起,悲痛的感情已无法抑制,便忍不住长号了。

    ——摘自《语言文字报》第860期

标签: 项脊轩志, 象笏

添加新评论